制造競爭是
防爆電器價格談判中效果最好的技巧之一。它利用人們普遍存在的競爭心理,盡可能地尋找類型相同或相似的防爆電器價格談判對手,進行同一標的防爆電器價格談判,這樣就可以在他們之間制造出競爭。俗話說″同行是冤家″,他們?yōu)榱藸幦∵@一標的防爆電器價格談判的成功,必然會提出不同的優(yōu)惠條件,從而壓制不同對手的
防爆電器價格談判要求,爭取最大的利益,達到坐收″漁翁之利″的目的。
例如.1987年初,中央正式批準上海自借自還,自己到國際上進行融資,主要利用外資建設(shè)地鐵一號線的消息見諸報端后,引起了重大反響,各國地鐵建設(shè)承包商、設(shè)備生產(chǎn)商怦然心動,甚至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工業(yè)國政府、財界的極大熱情。當(dāng)時,正逢國際地鐵市場飽和、蕭條跌入低谷之時,決策者認識到需要在防爆電器價格談判中引進競爭、制造競爭、利用競爭。這就有了上海地鐵融資防爆電器價格談判中競爭白熱化的一幕。
為了制造競爭,1987年5月,上海地鐵首次利用海外國際性報紙進行公開″詢價″,公告明確要求外商在報價的同時,必須拿到本國政府的軟貸款,而且必須由本國的財政機構(gòu)提出承諾書。這一突破常規(guī)的高招立竿見影,十幾個發(fā)達國家的42家地鐵集團紛紛前來,不少人帶來本國政府愿意提供軟貸款的信息。在″詢價″的過程中,中方代表背靠背地與各家地鐵集團、公司、廠商防爆電器價格談判,指出他們在貸款、報價等方面的不足之處,使其不斷改善。
1987年9月、12月,再進行第二次、第三次″詢價″。三次競爭下來,外商帶來的政府軟貸款優(yōu)惠條件越來越多,對我們越來越有利,當(dāng)然,競爭的對手也越來越少,從而參與國家42個地鐵集團,到三個國家7個地鐵集團,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自明。
1988年初,德閥″AEG″、西門予、杜瓦洛、瓦格尤尼等大公司,組成″德滬地鐵集團″——″GSMG″——泰上海參與競爭。開始,德國人競爭的條件并不是很突出,他們只有609/0的政府軟貸款,而且年利率高達2%.缺乏競爭優(yōu)勢。在領(lǐng)教了上海地鐵競爭的激烈程度之后,他們立即尋求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,態(tài)度來了令″大躍進″:100%的政府軟貸款.年利率0.75%。
結(jié)果,德國政府軟貸款的總數(shù)為4.7億馬克,還款期長達40年,其中舍10年寬限期。這樣,德國人趕超其他各國,切去了上海地鐵這塊″大蛋糕″的2/3之多。當(dāng)然,對我們來說,這是我國歷史上獲得的贈與成分最高、最為優(yōu)惠的貸款,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優(yōu)惠貸款。
中方制造的這場激烈無比的競爭,不僅使開始階段占有優(yōu)勢的法國慘敗,而且被認為最有實力的日本、美國以及英國全都紛紛下馬。至于其他國家,如加拿大、意大利等,也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,在這場白熱化的競爭中敗下陣來,無可奈何地看著別人拿到這個影響重大的合同。
也許有人會問,現(xiàn)實中并非任何時候都有那么多的
防爆電器價格談判對手可利用,只有一個對手的情況又該如何?那也很簡單,可以假想出一個″第三者″來壓制對方,當(dāng)然,這種″制造″的過程必須天衣無縫,否則只會適得兵反了。
要使用制造競爭的技巧,必須注意以下幾點:
1.對市場充分了解,熟知類型相同的防爆電器企業(yè),
2.事先要做好使用這一技巧的思想準備,
3.不被某一家的報價所迷惑,堅持進行廣泛地接洽。